根据《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和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等文件精神,在校党委、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在校各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助下,物理系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取得良好成效。
一、逐步形成了理工兼容的实验室体系
物理系实验室最初只有大学物理实验室,经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2005年成立了88038威尼斯检测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下设普通物理、近代物理、中学物理教学、电子技术、计算机、藏文信息技术等6大实验室系列,共58个分实验室。2007年中心被评为省级重点实验室,2008年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年被评为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2年11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部的验收,获批为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随着专业结构调整,2014年组建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实验室,至此,物理系实验室功能涵盖了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已基本形成了理工兼容,功能齐全的实验室体系。
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清晰
中心教学理念先进,改革思路清晰,建设目标明确,定位科学合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安排适当,注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中心以教学质量为根本,狠抓教学过程管理,实验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学生实验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学生总体评价优良,在本地区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与示范辐射作用。
三、课程教学体系更加完备
中心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构建新实验课程体系过程中,以“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为基本框架,改革和创新实验教学,完善实验内容,优化实验室功能,注重实验内容的综合性、多学科交叉性。基本建成了一个与物理、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相融合、教学科研相结合,以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为主的动态开放式的本科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实现了实验室的有效开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明显提高。
四、教学改革成果丰硕
中心教师承担并完成省级教学实践研究项目5项,校级7项,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获省级教学竞赛优秀奖3项,校级教学竞赛一等奖3项,发表高质量教学改革论文23篇;出版实验教材4部。目前承担省级教学实践研究项目2项,校级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3项。
五、课程建设成效明显
通过近年来的建设与发展,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精品课程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促进学校高水平的课程体系建设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中心《物理实验》、《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学》(双语)为省级省级精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和《大学物理基础》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六、实验队伍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中心强化队伍建设和团队建设工作,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物理实验实践教学团队为省级教研创新团队,电子技术教学团队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教师中硕士生导师4人,省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省自然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3人,省135高层次人才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校级骨干教师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员达到75%,其中博士7人,实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79%,教授比例为28%,副教授比例为51%,形成了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教学梯队。
七、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规范高效
积极争取各种资金,几年来共获批建设资金近800余万元,提升了实验室软硬件条件,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和实验室环境,提高了科研平台。仪器设备满足日常实验教学需要,实验开出率达100%。制定了一系列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实验室管理规范,实验教学井然有序,仪器设备完好率100%。
八、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升
中心积极推动了本科生论文进实验室,学生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7篇、获批专利2项、获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三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11项;获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优秀奖2项;获全国物理实验竞赛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学生获省级创新项目2项,校级8项。